蕁麻疹性血管炎一般有發熱、風團樣皮損以及血管性水腫等癥狀。
1、發熱:
蕁麻疹性血管炎多見于30~40歲中年婦女,起病時常伴有不規則發熱,有時可達38~39℃。
2、風團樣皮損:
蕁麻疹性血管炎的風團樣皮損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有2/3的患者中持續24小時以上,有時長達72小時。同時伴有灼熱及疼痛感,瘙癢不明顯,且消退后留有炎癥后的色素沉著斑。玻片壓診(放大鏡或載玻片,在皮膚上滴幾滴護理液后將其蓋其上)可見到風團中心有深紅色或褐色斑疹,表明其下有紫癜和血管炎。
3、血管性水腫:
蕁麻疹性血管炎累及較深層真皮,或黏膜下層中的毛細血管、毛細血管后微靜脈時,可表現為血管性水腫。蕁麻疹性血管炎患者也可出現喉水腫,但并不常見。
除以上癥狀外,患者還可出現關節異常等癥狀,如關節痛及關節炎,關節痛呈游走性和暫時性,主要見于四肢關節,有時有關節腫脹,也可有腹部不適、淋巴結腫大等。患者應及時就醫治療,切勿拖延,以免延誤病情,導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