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一般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調、汗腺功能失調。
中暑是在暑熱天氣、濕度大及無風環境中,患者因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調、汗腺功能失調和水、電解質喪失過多而出現相關臨床癥狀的疾病。患者常表現為頭暈、頭痛、乏力、大汗、口渴等,重癥者可出現面色蒼白、皮膚濕冷、暈厥、昏迷、肌痙攣、高熱等表現。
中暑后應及時將患者迅速轉移到通風良好的低溫環境,脫去衣服,同時進行皮膚肌肉按摩,促進散熱。對于體外降溫無效者,用冰鹽水進行胃或直腸灌洗,也可用無菌生理鹽水進行腹膜腔灌洗或血液透析,或將自體血液體外冷卻后回輸體內降溫。
患者日常應注意,保持房間通風和涼爽,可使用風扇、空調和冰塊幫助室內降溫,使室內環境溫度維持在20~25℃。病情嚴重的患者,臥床時不要保持固定的姿勢,定時翻身,防止壓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