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量少的定義和原因
月經量少并不影響正常的月經周期,而是每次月經期經量明顯減少的現象。正常月經量一般維持在50-60毫升之間,如果每月每次月經量少于10毫升或者少到連兩層紙都濕不透,就可以判定為月經量少。
對于月經量偏少,可能是由于本身存在貧血、身體比較虛弱引起的,或者是由于子宮內膜比較薄、性激素水平異常引起的。心理壓力造成的情緒不良,生氣引起的過度情緒起伏也會造成月經異常。月經量少也有可能是很多婦科疾病的征兆。
對癥用藥調理:如果是逐漸減少,如果內分泌正常,月經量少,中醫常見于氣血虧虛的患者。這時可以吃補血、養血的藥,像烏雞白鳳丸、氣血和膠囊對癥調理。
如果突然減少,一般常見于人流術后、清宮術后等有過宮腔操作術后,引起宮腔黏連,出現平時月經正常然后突然減少的情況。如果是這種情況,到醫院做宮腔鏡,看是否有宮腔黏連。如果有粘連,做粘連分解術,然后促內膜發育,看月經能否恢復正常。
日常生活調理:首先,要做到三餐規律、均衡營養,在飲食上先調理,比如可以吃一些含有植物性雌性激素,或者動物性雌性激素的食物,比如多喝新鮮的豆漿,多吃一些黑豆,花生醬洋蔥,并且也可以和新鮮的蜂王漿都有助于增加體內的雌性激素,改變月經量,使經量增多。
其次,不要讓自己太勞累。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重體力的活動以及劇烈的運動。
第三,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