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突,醫學上稱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因腰椎間盤結構發生改變而導致的常見疾病。它主要因椎間盤退行性變、外傷或其他因素引起,表現為腰部及下肢的疼痛、麻木和功能障礙。
隨著年齡的增長,椎間盤逐漸失去水分和彈性,纖維環可能出現裂隙,使得髓核容易突出。此外,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如久坐、缺乏運動、姿勢不正等,也會加速椎間盤的退變。另外,外傷是腰突的另一重要誘因。如遭遇車禍、摔倒等意外,或長期進行重體力勞動,都可能導致椎間盤受到損傷,進而引發突出。特別是腰部曾經受過傷的人,更應注意預防腰突的發生。
在治療方面,藥物是緩解腰突癥狀的重要手段。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可以有效減輕炎癥和疼痛;肌肉松弛劑則能緩解腰部肌肉的緊張和痙攣;而神經營養藥物則有助于促進受損神經的恢復。但需注意,藥物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不當使用。
除了藥物治療,腰突患者還應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適當進行腰部肌肉鍛煉,增強腰部穩定性;同時,合理飲食,保持體重適中,以減輕腰椎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