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性胃炎的癥狀主要包括胃痛、胃脹、消化不良、惡心嘔吐、以及畏寒等。寒性胃炎,又稱胃寒,是中醫常見的一種證候,多因胃部受涼或長期食用生冷食物所導致。
寒性胃炎患者常常感到胃部疼痛,這種疼痛可能是鈍痛、刺痛或隱痛,尤其在空腹或食用冷飲后痛感可能加劇。
由于胃部受寒,胃的蠕動減緩,患者會感到胃部脹滿不適,有時伴有噯氣。
寒性胃炎會影響胃液的分泌和胃的動力,導致食物消化不良。患者可能出現餐后飽脹感、食欲下降等癥狀。
胃部受寒嚴重時,可能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導致患者出現惡心感,甚至嘔吐。嘔吐物多為未消化的食物或清水。
寒性胃炎患者往往對寒冷特別敏感,即使在溫暖的環境中也可能感到胃部冷痛,喜歡溫熱的食物和飲料,以緩解胃部的不適感。
針對寒性胃炎,中醫治療常以溫中散寒、和胃止痛為原則。常用的中藥包括干姜、附子、肉桂等,它們能夠溫中散寒,改善胃部冷痛的癥狀。西醫治療則可能包括使用抗酸藥如奧美拉唑,促動力藥如多潘立酮,以及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等,以緩解胃部不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保暖,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以預防寒性胃炎的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