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概述:
腸梗阻是腸管內或腸管外的病變引起腸內容物通過障礙,引起腸梗阻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機械性腸梗阻,是由于腸閉鎖、腸狹窄、腸粘連、腸套疊、腸扭轉等原因所致。另一種叫功能性腸梗阻,多由于消化不良、腸炎、腹膜炎、肺炎、敗血癥及腹部手術后等原因引起的腸麻痹所致。
腸梗阻出現的癥狀:
腸梗阻會出現腸內容物堵塞、腸管蠕動紊亂,患者可出現腹疼、嘔吐、肛門停止排便排氣、腹脹等癥狀。病兒還會發生脫水、酸中毒、精神萎靡、煩躁或嗜睡、發熱等一系列全身改變。如果并發腸管缺血、壞死、腸穿孔,可能會危及生命。
寶寶發生腸梗阻后應該如何應對:
在發生寶寶腸梗阻后不能盲目喂食,患兒首先要禁食水,以減輕腹脹,體位選半臥位,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如果是粘連性腸梗阻,在緩解期,勿進食較硬的食物,以半流體為主,蛔蟲性腸梗阻在緩解后應行驅蟲治療。無論何種腸梗阻,都不能給患兒喂水或吃東西,并注意觀察腹疼情況、嘔吐及排便、排氣情況;如病兒腹疼劇烈或腹脹漸加重或有煩躁、脈快等現象時,說明病情加重,應及時送醫院診療;寶寶手術后回家要注意飲食,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要注意寶寶的保暖,勿著涼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