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在中醫方面并沒有明確的病名,其在中醫方面屬于癰、疔、癤的范疇,應及時給予規范的治療。
中醫認為毛囊炎是由熱毒熾盛、壅積于肌表所引起,其發生與外感熱毒、飲食不潔等因素有關,臨床表現主要以癰、疔、癤等為特征,同時可伴有疼痛、瘙癢、化膿等表現。中醫治療該疾病主要以清熱解毒為原則,可以使用黃連上清片、牛黃解毒丸、西黃丸等藥物進行治療,也可以選取身柱穴、合谷穴、委中穴等穴位進行針灸治療。
通過積極規范的治療后,一般預后良好。但是在治療期間應戒煙酒、注意飲食清淡,不可以吃油膩、辛辣刺激、海鮮類的食物,比如肥肉、辣椒、螃蟹等,否則容易影響治療的效果。另外,應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利于病情的治療和機體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