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一般是從下次月經來潮前的14天開始算,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算法并不完全準確,如果想要明確排卵期,可以在醫生的的建議下完善B超檢查。
排卵期指的是女性可能排出卵子的時期,一般情況下,如果女性的月經周期正常,在28天左右,下次月經來臨前的14天左右為排卵日,而排卵日的前5天,加上排卵日當天,以及排卵日的后4天,統稱為排卵期。此時女性大概率會發生排卵,如果正在備孕,可以在此期間增加同房的次數,可以提高受孕的幾率,但是應避免過于頻繁的同房,否則有可能會增加患有陰道炎、宮頸炎、前列腺炎等疾病的風險。
排卵期間,女性還會出現一系列的生理變化,比如排卵后基礎體溫可能會升高0.3~0.5℃,接近排卵期時,宮頸黏液會變得稀薄、透明,呈拉絲狀,可以根據以上變化進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