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檢查主要看白蛋白、轉氨酶、膽紅素、球蛋白、膽堿酯酶的指標。如果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治療。
1、白蛋白:
白蛋白是人體血漿中的主要蛋白質,是維持血液膠體滲透壓的重要物質,當肝功能受到損傷,白蛋白會出現偏低的情況,意味著肝臟合成功能減弱,可能會引起水腫、營養不良等癥狀。
2、轉氨酶:
轉氨酶包括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等,如果肝臟存在炎癥或受損時,谷丙轉氨酶水平最先出現異常,數值越高,代表肝臟損傷越嚴重。
3、膽紅素:
膽紅素主要包括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等,如果膽紅素超過最高指數,可能存在黃疸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4、球蛋白:
球蛋白主要是檢測肝臟是否存在炎癥的一項指標,當肝臟發生炎癥或膽汁出現淤積,可能會造成球蛋白指標的升高。
5、膽堿酯酶:
主要是存在于肝細胞、膽管上皮細胞中的一種酶,如果出現肝細胞受損、肝臟疾病等癥狀,會使膽堿酯酶水平肝細胞受損,導致合成降低。膽堿酯酶水平的變化可以幫助診斷肝臟疾病的嚴重程度。
在進行肝功能檢查之前的晚上,建議不要喝水和進食,也不要服用任何藥物,以免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