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胎膜早破時,孕婦通常會出現陣發性或持續性陰道流液癥狀。
胎膜早破是指孕婦在臨產前胎膜發生自然破裂。一般妊娠達到及超過37周發生的稱為足月胎膜早破,未達到37周發生者稱為未足月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時孕婦的主要表現是會出現陣發性或持續性陰道流液,可時多時少,但一般無腹痛、子宮收縮等其他產兆。
胎膜早破的發生一般主要與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壓力增高、胎膜受力不均、營養缺乏等因素有關。未足月胎膜早破是早產的主要原因之一,且胎膜早破孕周越小,新生兒兒預后越差。因此,孕婦一旦確診胎膜早破,應積極進行治療,以防對自身和新生兒造成不良影響。出現胎膜早破的孕婦應臥床休息,建議采取左側臥位,抬高臀部,避免坐起或站立,預防臍帶脫垂造成胎兒缺氧或宮內窘迫。一般部分病情穩定的患者可進行保守治療,待胎兒發育成熟再終止妊娠;孕齡較小時多無法保守治療,只能直接終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