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是指血液中紅細胞數量或質量不足,無法為身體組織提供足夠的氧氣和養分。缺鐵和維生素B12等營養物質是引發貧血的常見原因。
鐵是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缺鐵會直接影響紅細胞的生成和功能,導致缺鐵性貧血?;颊呖赡鼙憩F出面色蒼白、乏力、頭暈等癥狀。治療缺鐵性貧血,除了增加富含鐵的食物攝入,如瘦肉、綠葉蔬菜等,還可通過補充鐵劑如硫酸亞鐵、葡萄糖酸亞鐵等來提升體內鐵水平。維生素B12對紅細胞的形成和神經系統的功能至關重要。缺乏維生素B12會導致巨幼細胞性貧血,表現為紅細胞體積增大,但功能下降。維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中,因此素食者更易缺乏。治療上,可通過注射或口服維生素B12制劑如氰鈷胺、羥鈷胺等來補充。
除了缺鐵和維生素B12,缺乏葉酸、銅、鋅等微量元素,或者患有慢性疾病、消化道出血等,也可能導致貧血。在治療貧血時,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貧血的發生與多種營養物質的缺乏密切相關,合理補充營養,配合醫學治療,是改善貧血癥狀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