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患者需注意合理飲食,并結合適當的藥物治療以促進潰瘍愈合。飲食上,應選擇細軟易消化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在藥物方面,可服用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及抗幽門螺桿菌的藥物。
一、合理飲食
消化性潰瘍患者應遵循“少量多餐、定時定量”的原則,選擇細軟易消化的食物,以減輕胃腸負擔。避免辛辣、生硬、過熱或過冷的食物,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同時,戒煙限酒,保持心情愉悅也有助于病情恢復。
二、藥物治療
1、抑制胃酸分泌藥物: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通過降低胃酸濃度,減少對潰瘍面的刺激,促進潰瘍愈合。
2、保護胃黏膜藥物:如硫糖鋁、枸櫞酸鉍鉀等,能在胃黏膜上形成保護層,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對潰瘍面的侵蝕。
3、抗幽門螺桿菌藥物:消化性潰瘍常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因此需采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結合抑酸劑和鉍劑進行聯合治療,以根除幽門螺桿菌。
4、促進胃動力藥物:如多潘立酮,可增強胃腸蠕動,促進胃排空,減少胃酸在胃內的停留時間。
5、中成藥治療:部分中成藥如胃蘇顆粒、氣滯胃痛顆粒等,能夠調和胃氣,緩解疼痛,可作為輔助治療手段。
綜上所述,消化性潰瘍的治療需要綜合飲食調理與藥物治療兩方面進行,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規范用藥,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促進潰瘍的愈合和防止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