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開始接觸中醫養生,黃芪與炙黃芪這兩個名詞就經常出現在我的視野中。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我逐漸對它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體驗到了它們的區別。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兩種中藥材的區別到底在哪里!
1、炮制方法不同:黃芪的炮制方法相對簡單,將黃芪的根部洗凈、曬干,然后切片或切段即可。炙黃芪的炮制方法則相對復雜,將黃芪切片后,用蜜糖炒至微黃色,再晾干而成。
2、功效不同:黃芪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尿消腫、托毒排膿、生肌等功效。炙黃芪的藥用性質則更加溫和,具有補中益氣、養血生津、調和藥性等功效。
3、適應癥不同:黃芪適用于氣虛乏力、表虛自汗、氣虛水腫、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癥狀。炙黃芪則更適用于中氣不足、脾胃虛弱、食少倦怠、血虛萎黃、內熱消渴等癥狀。
應用中藥小建議:
1、避免喝刺激性飲品:比如濃茶、咖啡、酒等,容易降低藥效,影響病情恢復。
2、遵醫囑服用:應嚴格按照醫生的遵囑服用藥物,比如每日一劑,每劑分二服或三服。
當然,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都不盡相同,因此在使用黃芪和炙黃芪時,我們仍需謹遵醫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搭配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