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胃疼主要是由于酒精對胃黏膜的刺激和損傷所導致。酒精具有親脂性和溶脂性,能直接破壞胃黏膜的屏障保護作用,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出血。
酒精的化學成分乙醇可直接損傷胃黏膜,導致胃黏膜上皮細胞壞死脫落,微血管內皮損傷、栓塞,組織缺血缺氧壞死,從而引起胃疼。
酒精可以刺激胃壁細胞分泌胃酸增多,過多的胃酸刺激潰瘍灶或糜爛面時,就會引起胃疼。針對胃酸分泌過多,臨床上常用的藥物有奧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以及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H2受體拮抗劑。
大量飲酒后,胃部平滑肌持續而強烈的收縮痙攣,也會導致上腹部絞痛。此時可使用阿托品、山莨菪堿等解痙藥物治療。
大量飲酒后,可刺激胰腺過度分泌胰液,胰管內壓升高,損傷胰腺組織,引起急性胰腺炎發作,也會導致中上腹部持續劇烈的疼痛,并伴有嘔吐。急性胰腺炎需要禁食禁水,通過靜脈補充營養,并使用生長抑素、奧曲肽等藥物治療。
不同人對酒精的耐受度不同,有些人即使少量飲酒也可能出現胃疼。此外,長期大量飲酒還可能導致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從而引發或加劇胃疼。
總之,酒后胃疼的原因多種多樣,應適量飲酒或避免飲酒,以維護胃部健康。如胃疼持續不減,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