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又稱精神障礙,是以臨床顯著的個體認知、情感調節或行為紊亂為特征的一種綜合征,常與社會、工作或其他重要活動中的重大困擾或功能損害相關。好好的人突然就精神病一般是遺傳因素,內分泌因素,神經發育異常等方面導致的。
1、遺傳因素:應用群體遺傳學的研究方法對精神病患者進行的家系、雙生子、寄養子研究證實精神病具有很高的遺傳傾向,遺傳度指群體中某一疾病可以由遺傳效應來解釋的部分,研究還發現精神病的遺傳模式并不符合孟德爾遺傳規律,屬于復雜的多因素遺傳疾病。
2、內分泌因素:內分泌系統受到神經系統的下丘腦調節,反過來神經系統也接受內分泌系統的調節,兩者關系非常密切。內分泌功能障礙與精神障礙特別是情感障礙的高共病率現象,提示神經內分泌紊亂與精神障礙發生發展可能相關。
3、神經發育異常:精神發育學說認為神經發育障礙患者的大腦從一開始就未能有正常的發育,由于遺傳和某些精神發育危險因素相互作用,在胚胎期大腦發育過程中就出現了某些神經病理改變,這些改變的即刻效應并不顯著,隨著進入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在外界環境因素的不良刺激下最終導致疾病的發生。
出現上述情況建議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因、病情嚴重程度,選擇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常采用抗精神藥物進行治療,以控制患者的精神障礙,常用的藥物一般有鹽酸氯丙嗪片、奮乃靜片。此外,如有原發疾病,還需積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