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統的常見急癥,其診斷標準主要包括臨床癥狀、血清酶學變化及影像學檢查三個方面。
1、臨床癥狀:臨床癥狀方面,患者通常表現為急性上腹痛,疼痛部位多位于左上腹,可向背部放射,并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腹膜刺激征,如腹部壓痛、反跳痛等。
2、血清酶變化:血清酶學變化是診斷急性胰腺炎的重要依據。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在發病后數小時內會顯著升高,通常超過正常上限值的三倍即可確診為急性胰腺炎。血常規檢查可發現白細胞計數增高,提示炎癥反應。
3、影像學檢查:影像學檢查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具有關鍵作用。腹部超聲和CT檢查能夠直觀顯示胰腺的形態變化,如胰腺腫大、滲出等,并可評估病情的嚴重程度。
在治療方面,針對患者的具體癥狀,醫生通常會使用消旋山莨菪堿片、甲硝唑片等藥物以解痙止痛,抑制炎癥反應。若患者出現持續高熱,可給予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顆粒等藥物進行退熱治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等抑制胃酸的藥物也常用于減輕胰腺負擔,促進恢復。急性胰腺炎的診斷需結合臨床癥狀、血清酶學及影像學檢查,治療則應根據患者情況個體化用藥,以期早期控制病情,促進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