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急疹,一種常見的嬰幼兒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現為高熱和皮疹。在治療和護理過程中,家長需特別注意以下事項,以確保患兒能夠順利康復。
1、注意降溫與體溫監測
患兒常伴有高熱,家長應密切監測體溫。當體溫超過38.5℃時,可采用物理降溫方法,如用濕毛巾敷額頭或溫水擦浴。若物理降溫無效,需及時使用退燒藥,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但務必注意用藥劑量和間隔時間,避免過量用藥。
2、保持皮膚清潔
出疹期間,家長應保持患兒皮膚清潔干爽,可用溫水清洗,但避免使用刺激性洗護用品。同時,要防止患兒搔抓皮疹,以免引起感染。
3、合理飲食與水分補充
患兒可能食欲下降,應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湯、面條等,并避免辛辣、油膩食物。同時,要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以防脫水。
4、觀察病情變化
家長應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如出現異常煩躁不安、呼吸急促、頻繁嘔吐等,或高熱持續不退、皮疹長時間不消退,應立即就醫。
5、避免交叉感染
患兒應盡量避免與其他兒童接觸,以免傳染他人或發生交叉感染。照顧患兒的家長也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
綜上所述,嬰幼兒急疹的護理需要細心和耐心。家長應密切關注患兒的病情變化,采取合理的護理措施,確保患兒能夠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