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斜頸,即嬰幼兒頭向一側歪斜的病癥,是兒童常見的問題之一。對于家長來說,若發現嬰兒有斜頸癥狀,應及時帶孩子前往醫院兒科或小兒外科就診。嬰兒斜頸可能由多種原因導致,主要包括:
1、肌性斜頸:這是最常見的原因,通常是由于胸鎖乳突肌的纖維化攣縮所致。這種情況在嬰兒出生后或出生后兩周內即可被察覺,頸部一側可觸及梭形腫塊。
2、骨性斜頸:較為少見,多由于頸椎發育異常所致。這種情況需要通過X光或CT等影像學檢查來確診。
3、眼性斜頸:當嬰兒存在先天性眼部肌肉麻痹或斜視時,為了減輕復視帶來的不適,嬰兒會采取某種頭位,形成斜頸。
4、神經性斜頸:由于腦部或脊髓的病變導致頸部肌肉力量不平衡,從而引起斜頸。
5、習慣性斜頸:這多是由于喂養或睡覺姿勢不當造成的,及時糾正姿勢可以恢復。
在治療嬰兒斜頸時,醫生可能會考慮使用肌肉松弛劑(如巴氯芬)、抗炎藥(如布洛芬)或局部注射類固醇藥物(如曲安奈德)來減輕肌肉炎癥和纖維化。然而,治療方案的制定應根據具體病因和癥狀的嚴重程度來確定,可能還需要配合物理治療、按摩或手術等方法。因此,早期發現和專業治療對嬰兒斜頸的康復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