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一種常見的意外傷害,及時的急救處理對于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骨折急救的核心在于穩定傷情、減輕疼痛、防止進一步傷害,并為后續的專業治療創造條件。
1、預防休克與止血
在急救現場,首先要檢查患者是否有出血現象。若骨折部位伴有出血,應立即進行止血處理,可采用壓迫止血法,用干凈的紗布或繃帶加壓包扎傷口,防止血液大量流失導致休克。
2、固定骨折部位
為了防止骨折端移動造成二次傷害,必須對骨折部位進行固定。可以使用夾板、木棍、書本等作為臨時固定物,固定時應超過骨折部位上下兩個關節,以減少骨折處的活動。
3、緩解疼痛
在急救過程中,可以給患者服用非處方止痛藥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以減輕疼痛和腫脹。若疼痛劇烈,可考慮使用處方藥物如可待因或嗎啡等強效止痛藥,但必須在醫療人員的指導下使用。
4、避免不必要的移動
在急救現場,應盡量減少患者的移動,特別是在沒有進行有效固定之前,以防止骨折端刺傷周圍組織或造成更嚴重的損傷。
5、及時就醫
完成初步急救處理后,應盡快將患者送往醫院接受專業治療。在轉運過程中,要保持患者平穩,避免顛簸和不必要的移動。
骨折急救要求迅速、準確、有效地進行初步處理,以穩定傷情,為后續治療打下基礎。在急救過程中,還應注意患者的心理狀態,給予必要的安慰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