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內營養的輸注
腸內營養的輸注方式有一次性投給、間歇性重力滴注和連續性經泵滴注三種。1、一次性投給,將搭配好的營養液和商品行腸內營養液,用注射器緩慢注入,喂養管內每次兩百毫升,每日六到八次,該方法常用于需長期家庭腸內營養的胃造瘺病人,因為胃容量大,對容量及滲透壓的耐受性較好。2、間歇性重力輸注,將配置好的營養液經輸液管與胃腸喂養管連接,借重力將營養液緩慢滴注胃腸道內,每次250到400毫升左右,一日四到六次,此法優點是病人有較多自由活動的時間,類似正常的進食。3、連續經泵輸注,應用輸液泵12到24小時,均勻持續輸注是臨床上推薦的腸內營養輸注的方式,胃腸道不良反應少,營養效果好。腸內營養液輸注時,應遵循循序漸進,開始時采用低濃度、低劑量、低速度,隨后再逐漸增加營養液的濃度,滴注速度以及投給劑量,一般第一天用四分之一總需要量,營養液濃度可稀釋一倍。如果病人能耐受,第二天可增加至二分之一總需要量,第三天第四天,增加至全量,使胃腸道有逐步適應耐受腸內營養液的過程,開始輸注時,速度一般為25到50毫升每小時,以后每12到24小時,增加25毫升每小時,最大速率為125到150毫升每小時,輸入體內的營養液的溫度應保持在37度左右,過量易引發胃腸的并發癥。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腸內營養的方式如何選擇腸內營養我們提倡,尤其是對存在比較嚴重的,胃腸功能衰竭障礙的病人,腹腔感染嚴重腸胃瘺患者,我們提倡鼻飼腸類營養,就是持續的滴注,也可以用泵持續的滴注,它的好處呢就是,營養物質能得到充分的吸收,第二呢減少了胃腸道的負擔,有一句詩很好的形容了,這種營養方式,叫做潤物細無聲。另一種就叫做口服腸類營養ONS,這樣的病人呢,更適用于胃腸道功能,已經明顯的改善,但是它的缺點就是它是頓服,它對病人的胃腸道,加重胃腸道的負擔,出現腹脹甚至尤其對,腹腔脹裂嚴重的病人,還可以加重或者出現腸梗阻。01:19
-
腸內營養制劑如何選擇腸內營養制劑有許多種類,從腸內營養制劑蛋白的來源呢,可以分為,氨基酸型的腸內營養制劑,短肽型的腸內營養制劑,及整蛋白的腸內營養制劑,在這里呢,氨基酸型的和短肽型的,我們又叫做預消化型的腸內營養制劑,蛋白的吸收呢有個特點,它是雙通道,它是通過氨基酸和短肽,雙通道吸收,其中通過短肽吸收呢,又能占到將近三分之二,百分之六十六,對于腸外瘺的患者呢,我們是給予短肽型的腸內營養制劑。對于氨基酸型的制劑有幾個特點,第一呢它的滲透壓高,所以呢給予腸內,給予氨基酸型試劑,容易出現腹瀉。第二呢氨基酸型制劑口感差,所以呢無法讓病人進行口服。第三呢氨基酸型制劑,對胃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小一些,我們腸外瘺病人早期呢,我們提倡給予,短肽型的腸內營養制劑,因為存在腸外瘺的患者呢,基本都存在,胃腸道功能的衰竭障礙,這時候我們提倡給予,欲消化型的短肽型的,腸內營養制劑,而且呢要逐步的恢復。給予腸內營養制劑的同時呢,我們每天要觀察,病人的腹部情況,還有肛門排便的情況,病人進入腸瘺穩定期的時候,胃腸道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恢復,這個時候可以給予,整蛋白型的腸內營養制劑,整蛋白的腸內營養制劑,有幾個特點,第一呢它是整蛋白,所以它對,胃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比欲消化型的,氨基酸型和短肽型的要強,第二整蛋白型腸內營養制劑,口感比較好,所以除了給予病人持續鼻飼。另一個方式還可以,對于一些胃腸道功能,改善很明顯的病人,還可以給予ONS口服,整蛋白型的腸內營養制劑。02:51
-
腸內營養的輸注腸內營養的輸注方式有一次性的頭給,間歇性重力滴注和連續性靜滴泵入三種:第一,一次性投給是將搭配好的營養液和腸內營養用注射器緩慢注入喂養管內,每次200毫升,每日6~8次,該方法常用于需要長期家庭腸內營養的胃造瘺病人,因為胃的胃內容物大,對容量和滲透壓的耐受性較好,第二,間歇性的重力輸注是將配制好的營養液經輸液管與胃腸喂養管連接將重力用于營養液緩慢滴注胃腸道內,每次250~400毫升。第三,是經泵輸注液,應用輸液泵12~24小時均勻持續的滴注,是臨床上推薦的腸內營養輸注的方式。語音時長 01:27”
-
什么是鞘內藥物輸注系統目前采用鞘內藥物輸注系統植入治療各類頑固性疼痛,已經是一種較先進的治療方式,它的方法是醫師在CT和X射線機等設備的引導下,經皮膚穿刺將一根很細的導管通過穿刺針植入到患者的腰背部的蛛網膜下腔間隙。導管的另一端連接一個特制,由微電腦控制的大約只有幾厘米大小,可以儲存止痛藥物的輸出泵,將此輸出泵包埋在患者的腹壁或臀部等部位的皮下組織中,通過體外遙控裝置來調節止痛藥物進入蛛網膜下腔間隙的輸出速度,這樣可以維持穩定而持續的鎮痛作用。語音時長 1:10”
-
腸內營養和腸外營養的區別是什么病情分析:腸內營養和腸外營養的區別主要是給藥途徑不同,腸內營養通過胃腸道途徑給藥,腸外營養是通過靜脈輸液途徑給藥。意見建議:相較于腸外營養,腸內營養更符合生理特點,可為腸黏膜細胞提供足夠的營養素,減少腸黏膜屏障的萎縮,如口服或管飼應用能全素整蛋白型腸內營養劑(粉劑)、百普素、愛倫多等,其營養較為全面均衡,適合用于有胃腸道功能或部分胃腸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進食足夠數量的常規食物以滿足機體營養需求的應進行腸內營養治療的病人。 如需用藥,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專業用藥知識,可以咨詢專業的醫生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
-
腸外營養與腸內營養有什么不同病情分析:腸內營養是通過口服、鼻飼進入胃腸道由消化吸收來補充營養的。 腸外營養是通過靜脈注射由血液循環來補充營養的。腸內營養長期使用可改善胃腸道功能,增強體質、改善各項生理功能。 腸外營養長期使用可導致胃腸道功能的衰退,引起各項生理機能的紊亂。腸內營養并發癥少、相對安全, 腸外營養并發癥高。意見建議:患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檢查,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平時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不熬夜,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戒煙戒酒。
-
腸外與腸內營養的區別腸外與腸內營養的區別主要可見于以下幾方面:一.腸外營養。1、腸外營養是指通過胃腸道以外途徑提供營養支持的方式,腸外營養是腸功能衰竭病人必不可少的治療措施。挽救了大量危重病人的生命,療效確切.2、凡是需要營養支持,但又不能或不易接受腸內營養支持的病人,均為腸外營養支持的適應癥。具體為①一周以上不能進食
-
輸注丙種球蛋白與輸注紅細胞間隔輸注是指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是指人免疫球蛋白,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與靜脈注射紅細胞一般間隔30分鐘以上。人免疫球蛋白是抗感染藥物,能夠預防麻疹和傳染性肝炎,而靜脈注射紅細胞能夠治療貧血,如果兩者同時靜脈注射,可能會增加身體的負擔,而30分鐘后人免疫球蛋白會逐漸被人體吸收,所以一般間隔30分鐘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