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汁淤積癥一般有右上腹疼痛、乏力、食欲不振、皮膚瘙癢、脂肪瀉等癥狀。患病后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
1、右上腹疼痛:
膽汁淤積可能會導致膽囊或膽管擴張,并引發炎癥,炎癥刺激周圍的神經和組織,引發右上腹疼痛。
2、乏力:
膽汁淤積時,膽汁分泌減少或排出受阻,會使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受到影響,體內脂肪無法被充分分解和吸收,引發能量供應減少,出現身體乏力、容易疲勞的感覺。
3、食欲不振:
膽汁大量淤積無法正常進入腸道,會影響腸道內脂肪的乳化和消化,使未消化的脂肪刺激腸道,引發腸道蠕動異常,進而影響食欲調節中樞,使患者產生食欲減退的感覺。
4、皮膚瘙癢:
膽汁淤積會導致膽汁中的膽鹽在皮膚中沉積,刺激皮膚中的神經末梢,引起瘙癢感覺。
5、脂肪瀉:
膽汁可以參與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若出現了膽汁淤積,則會使膽汁分泌減少,脂肪無法被充分消化和吸收,導致脂肪瀉,表現為糞便量多、有油脂狀。
膽汁淤積癥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熊去氧膽酸膠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腸溶片、曲匹布通片等藥物改善。用藥治療期間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過度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