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HIV后,免疫力的下降速度因人而異,受多種因素影響。一般而言,未經治療的感染者在2-3年內可能會出現免疫力下降的癥狀。但具體下降速度可能因感染途徑、個人生活習慣如是否吸毒、酗酒、抽煙,以及工作勞累程度和心理壓力大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HIV主要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特別是CD4+T淋巴細胞,導致其數量減少,進而使人體對各種感染和腫瘤的防御能力下降。隨著病毒的復制和免疫系統損傷的加劇,患者最終可能出現各種機會性感染或腫瘤。
目前,雖無根治HIV的藥物,但抗病毒治療如使用逆轉錄酶抑制劑、蛋白酶抑制劑和整合酶抑制劑等,能有效抑制病毒復制,降低病毒載量,從而減緩免疫力下降的速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感染HIV后,定期的醫學檢查和遵醫囑用藥至關重要。患者應與醫療團隊保持緊密溝通,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以最大限度地保護自身免疫力,延緩疾病進展。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均衡飲食、適度鍛煉等,也是維護免疫力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