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是常見的貧血類型,當身體缺乏足夠的鐵元素時,便無法合成充足的血紅蛋白,導致紅細胞數量減少,進而引發貧血。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疲勞與心悸:患者常感全身乏力,稍事活動即感心悸、氣促,這是由于血紅蛋白減少,氧氣運輸能力下降,機體缺氧所致。
2、皮膚蒼白與頭暈:皮膚、黏膜顏色變淺,尤以面部、口唇、甲床等處明顯。同時,因腦部供氧不足,患者常有頭暈、耳鳴等表現。
3、消化系統癥狀:缺鐵會影響消化道功能,導致食欲減退、厭食,甚至可能出現異食癖,如渴望食用冰塊、泥土等異物。
治療中度缺鐵性貧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口服鐵劑治療,這些藥物能有效提高體內鐵元素水平,促進血紅蛋白的合成。然而,具體用藥需根據醫生建議,不可自行隨意服用。
除了藥物治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調整飲食,增加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蛋黃等,并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以促進鐵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