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腸套疊是一種嬰幼兒時期常見的急腹癥,在我國發病率非常高,是目前嬰兒腸梗阻的首位。當患者患有小兒腸套疊后,會出現的癥狀有規律性的啼哭、臉色蒼白、腹瀉腹痛,而且寶寶拉出來的便便是呈現果醬血便狀的。如果說寶寶的腹瀉癥狀比較嚴重,甚至還有可能會引起寶寶出現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等問題,從而威脅到寶寶的生命。
寶寶得了腸套疊怎么辦
概述:
治療
在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患有腸套疊后,需要馬上給孩子禁食禁水,并且迅速將孩子帶往醫院治療。目前醫院針對小兒腸套疊會采用的治療措施主要是灌腸療法,但是如果說已經使用過灌腸治療而且無效的情況下,以及腸套疊已經并發超過24小時的患者,都是使用手術方式來進行治療。需要注意的是腸套疊術前術后都暫時不能吃東西喝水,必須等待孩子術后癥狀都基本緩解之后,才能恢復飲食。
護理及飲食注意:
(1)患者在恢復飲食后,一開始應該以流質食物為主,之后再逐漸轉換為半流質食物。如果說比較小的嬰幼兒,提倡以母乳喂食為主。而如果是喂養奶粉的,在孩子恢復期應該適當降低奶粉濃度。
(2)患者要培養一個固定的飲食習慣,包括每天吃多少次,每次大概吃多少,吃什么東西,這些都應該成為習慣,而且這個習慣不能突然打破、同時平時家長要給寶寶養成好的進食習慣,不能邊玩邊吃,否則也很容易導致腸套疊復發。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寶寶腸套疊怎么辦腸套疊的治療,我們目前最適宜的技術就是通過水壓的灌腸,超聲下的水壓灌腸復位,它的復位率可以達到98%以上。最關鍵的就是,第一要早診斷早發現,超聲下的水壓灌腸通過灌腸的水的壓力到腸內,使腸套疊復位。這種復位率,可以達到這么高的情況下,大部分的孩子可以免除手術,關鍵是要早診斷早發現。01:04
-
寶寶腸套疊癥狀怎么辦寶寶腸套疊癥狀,一般我們講的是四大癥狀。典型的四大癥狀,一個就是陣發性哭鬧,他表現的特征就是肚子痛,然后孩子不會說,所以他會以哭鬧為表現,而且是一陣一陣的,因為腸痙攣會一陣一陣的痛,所以陣發性哭鬧是他的一大癥狀,除了哭鬧以外會出現嘔吐,因為出現消化道梗阻,所以出現嘔吐,嘔吐主要是腸內容物。除了嘔吐以外,還有就是血便,而且血便是果醬樣血便,像果醬一樣的大便,這種帶血的大便。還有一個癥狀,就是腹部可以摸到一個包塊。如果在寶寶安靜的情況下摸的話,通常在右上腹,或者是左上腹,可以摸到像臘腸一樣的包塊,所以兩大癥狀以上,就可以診斷是腸套疊了。01:20
-
寶寶得了腸套疊怎么辦寶寶得了腸套疊的情況,其治療辦法主要有應用空氣或者鋇劑灌腸法復位以及手術治療的方法,空氣或鋇劑灌腸法復位禁用于懷疑有腸壞死的患者。對于不能復位患者應當行手術治療,避免出現腸壞死的情況。腸套疊的患者平時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科學飲食以及喂養,避免腹瀉,在氣候變化的時候注意增減衣物,避免出現各種誘發腸套疊出現的因素,對于該類患兒要注意定期復查。語音時長 01:09”
-
寶寶腸套疊怎么辦寶寶腸套疊應當應用空氣或者鋇劑灌腸法進行復位。對于寶寶腸套疊,其大多數為原發性的腸套疊,但是當懷疑有腸壞死時,應當考慮行手術治療。寶寶腸套疊其臨床表現常表現為腹痛,惡心,嘔吐以及便血,腹部包塊等情況。對于寶寶腸套疊平時應當注意保持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避免給寶寶暴飲暴食以及過飽飲食的情況,避免寶寶出現腹瀉,根據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物,避免各種引起腸功能紊亂的誘發因素。語音時長 01:09”
-
得了小兒急性腸套疊怎么辦病情分析:小兒如果得了急性腸套疊的話,我們要抓緊就醫,因為腸套疊這種疾病也是非常危險的。意見建議:如果我們發現了,及時確診及時就要進行及時的進行處理,最常用的治療腸套疊的方法,就是空氣灌腸的方法,一般在疾病的早期使用效果更佳,如果時間過長,也有可能會需要手術治療的方式。
-
寶寶得腸套疊怎么辦病情分析:孩子出現腸套疊需立即到醫院兒科就醫治療,可以結合孩子檢查結果,選擇藥物或者是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避免長時間不治療導致病情嚴重化,引起出現腸穿孔,便血,腸壞死等現象。意見建議:在發病期間要多注意觀看孩子身體是否出現有其他不適癥狀,同時也要遵循醫囑,不要自己私自亂使用藥物,避免使用不當,對病情恢復造成影響。飲食上也要多加注意,不可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
寶寶腸套疊怎么辦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套入與其相連的腸腔內,并導致腸內容物通過障礙,常見于嬰幼兒群體中。當患者患有腸套疊之后會出現的臨床癥狀有:腹瀉、腹痛、腹部包塊等。嚴重的腸套疊會引起腹膜炎、電解質紊亂,甚至出現休克等現象,同時還會引發腸管缺血、壞死、腹膜炎、脫水等并發癥。一般如果腸套疊發現及時并且予以有效的治療,大
-
寶寶得了水痘怎么辦?水痘是有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發作后可以在皮膚和黏膜相繼出現斑疹、丘疹、皰疹和結痂,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軀干多,四肢少。寶寶得了水痘后,可以在水痘發作24小時內及時去醫院用抗病毒的藥物治療,如阿昔洛韋,還要及時采取隔離措施,因為人是主要傳染源,主要通過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播,在出疹前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