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一般指腰椎間盤突出癥,它屬于腰椎的一種退行性的疾病。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脊柱外科常見病和多發病,是引起下腰痛和腰腿痛的常見原因。其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并產生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
腰椎間盤突出癥好發于青壯年,集中在20~40歲年齡段。患病后一般可以通過直腿抬高試驗、仰臥挺腹試驗、股神經牽拉試驗、頸靜脈壓迫試驗或者腰椎CT檢查等方法來診斷。確診后需要積極進行治療。對于癥狀較輕、病程較短的患者,首選保守治療,包括藥物、牽引、理療、休息等,其中常用藥物有布洛芬、美洛昔康、維生素B、甲鈷胺等。如果正規保守治療無效,則需要行手術治療。絕大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預后良好,因此不要過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