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踞現象是一種特殊的姿勢,主要表現為患兒在行走或游戲時出現雙腿下蹲、短暫休息后再起立行走的行為,此現象多見于患有法洛四聯癥的嬰幼兒。
法洛四聯癥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畸形,包括四種心臟結構的異常:右心室流出道梗阻、主動脈騎跨、室間隔缺損和右心室肥厚。這種病癥會導致患兒慢性缺氧,活動耐力較差。當他們活動或哭鬧時,常常因為肺動脈漏斗部狹窄的基礎上突然發生該處肌部痙攣,引起一時性肺動脈梗阻,使得腦缺氧加重。患兒此時會主動下蹲,以緩解癥狀。蹲踞可緩解呼吸困難和發紺,恢復正常后,患兒再站立起來繼續活動,這就是所謂的蹲踞現象。
治療法洛四聯癥及其引起的蹲踞現象,通常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藥物治療
1、對于缺氧發作不嚴重的患兒,可給予普萘洛爾等藥物來緩解癥狀。
2、為了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和肺部感染等并發癥,可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進行預防性治療。
3、針對可能出現的慢性心力衰竭,可應用洋地黃類藥物如地高辛,以及利尿劑和擴血管藥物。
二、手術治療
根治手術是治療法洛四聯癥的首選方法,通過手術可以矯正心臟的四種畸形,從而根本上解決問題。
了解蹲踞現象及其背后的醫學原理,對于及時發現并治療嬰幼兒心臟疾病,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