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是一種嚴重的臨床病理綜合征,涉及全身微血管系統,引發廣泛的凝血激活和纖維蛋白沉積,導致多器官功能損害。針對DIC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個體化的治療方案。以下是治療DIC的主要策略:
1、治療基礎疾病及消除誘因
首要任務是治療可能引發DIC的基礎疾病,如嚴重感染、惡性腫瘤等,并消除誘發DIC的因素,如缺氧、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通過及時糾正這些情況來減少DIC的發生風險。
2、抗凝治療
肝素是DIC治療中常用的抗凝藥物,它通過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來減少纖維蛋白的形成,從而阻止DIC的進一步發展。此外,還可以考慮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藥物。
3、替代治療
對于有明顯血小板或凝血因子減少的患者,可以輸注濃縮血小板懸液、新鮮冰凍血漿或凝血酶原復合物等,以補充凝血因子,改善凝血功能。
4、溶栓與纖溶治療
在已控制DIC基礎病因和誘發因素的前提下,若出現纖溶亢進情況,可使用纖溶藥物如氨甲苯酸等。雖然DIC主要形成微血管血栓,但一般不推薦使用溶栓劑,因為可能加重出血風險。
5、支持治療與局部止血
針對出血部位采取局部止血措施,如壓迫止血、縫合止血等。同時,提供支持治療,包括補充營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以改善患者的全身狀況。
DIC的治療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并密切監測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