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滴血可能是痔瘡,也不排除是其他疾病引起,比如肛裂、肛瘺、直腸息肉、直腸癌等。出現大便滴血癥狀后需要就醫查出具體的病因,并進行針對性治療。
1、痔瘡:
痔瘡屬于常見的肛腸疾病,發病原因與不良的排便習慣以及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在這種因素的作用下,會使肛門皮膚靜脈回流不暢,局部皮膚處于充血狀態,會出現便血、排便疼痛的癥狀。
2、肛裂:
長期便秘、腹瀉會導致肛管皮膚受損,容易誘發局部的毛細血管破裂,出現大便滴血的癥狀,并伴隨著疼痛、肛門下墜感等癥狀。
3、肛瘺:
該病的發生與肛周膿腫、肛門外傷等因素有關,在排便時會對肛門皮膚造成刺激,容易出現便血、肛門疼痛、瘙癢等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瘺管切開術治療。
4、直腸息肉:
該病的發生與長期慢性炎癥刺激有一定的關系,會導致直腸黏膜出現異常增生的贅生物,隨著息肉的逐漸增大,會出現破潰的情況,誘發便血、腹痛、腹瀉等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直腸息肉切除術治療。
5、直腸癌:
該病與遺傳因素以及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在癌細胞的侵襲下會導致直腸組織變性、壞死,出現便血、腹部疼痛、身體異常消瘦等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直腸切除術治療,術后還可以配合化學治療、放射治療。
患者在治療疾病期間應做好肛門皮膚的護理,可以定期使用溫水清洗肛門皮膚,同時應戒煙戒酒,禁止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響到疾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