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身邊有一個朋友,總是覺得口渴難耐,頻繁地上廁所,同時體重也在不知不覺中下降。她感到非常困惑,于是決定去醫院檢查。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后,醫生告訴她,她患有糖尿病,需要長期服用降糖藥來控制血糖水平。其實,降糖藥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是控制血糖、預防并發癥的重要手段。然而,長期吃降糖藥也可能對身體產生一些不良影響。
那么,長期吃降糖藥對身體有哪些危害呢?下面我來為大家詳細解答一下。
1、長期服用某些降糖藥可能會導致低血糖的發生。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癥狀包括頭暈、出汗、心慌等,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昏迷。因此,在服用降糖藥期間,患者需要密切監測血糖水平,避免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2、一些降糖藥可能會對肝腎功能產生負面影響。長期用藥會加重肝腎的負擔,可能導致其功能下降。因此,在服用降糖藥期間,患者需要定期檢查肝腎功能,以確保其正常運作。
3、長期服用降糖藥還可能引發一些其他的不良反應,如胃腸道不適、過敏反應等。雖然這些不良反應發生的概率相對較低,但患者仍需保持警惕,如出現任何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
日常注意事項:
1、盡量避免食用高脂肪(如炸雞、炸薯條)、高糖(如糖果和巧克力)建議每日糖分攝入不超過50克。
2、建議每天保持鍛煉,如慢跑、快走、游泳、騎自行車等,每次持續30分鐘以上。運動可以幫助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3、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肝腎功能檢查,以確保藥物沒有對肝腎造成損害。如發現肝腎功能異常,應及時就醫調整藥物或治療方案。
總之,長期吃降糖藥雖然對控制糖尿病病情具有重要意義,但也可能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危害。因此,患者在用藥期間需要密切關注身體狀況,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調整和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也是預防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