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月經期出血考慮是服用避孕藥導致的,也有可能與患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瘤等疾病有關,此時需要針對不同的病因,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改善。
1、服用避孕藥:如果平時在進行性生活時服用避孕藥物,而避孕藥中含有大量的激素,服用以后會導致子宮內膜異常增厚,從而可以阻止受精卵著床達到避孕的效果。在停止服用避孕藥以后通常3~7天會出現撤退性出血,這種情況屬于正常現象,一般無需做特殊處理,平時注意加強個人衛生。
2、子宮內膜炎:是指發生在子宮內膜部位的炎癥,其形成原因主要與不潔性生活、感染等因素有關。當子宮內膜發生炎癥反應后,也可引起月經經期出血、月經量增多、月經期延長、下腹痛等臨床表現。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呋辛酯片、鹽酸左氧氟沙星片等藥物治療。
3、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是發生在子宮平滑肌部位的良性腫瘤,與體內激素變化、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系。如果患者子宮肌瘤的體積比較大,也可對子宮部位的黏膜造成一定壓迫,引起月經經期出血、月經期延長、下腹疼痛、腰部墜脹感等癥狀。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肌瘤切除術、子宮切除術等手術方式治療。
除以上原因以外,還可能與患有宮頸囊腫等疾病有關。建議患者此時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積極配合醫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