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穿刺和膽管引流不是一回事。肝穿刺是一種診斷性操作,通過細長的針穿刺肝臟,取得肝組織樣本進行病理檢查,用于診斷肝臟疾病。而膽管引流是一種治療性操作,通過導管將膽汁從膽管引流到體外或腸道,用于緩解膽管阻塞引起的癥狀。
肝穿刺主要用于不明原因的肝臟疾病診斷,如肝膿腫、肝硬化、肝癌等,通過組織學檢查可以明確病因。膽管引流則適用于膽管結石、腫瘤壓迫或炎癥導致的膽管阻塞,目的是減輕膽管內壓力,防止膽汁淤積引起的感染和損傷。
在治療上,肝穿刺術后需注意觀察有無出血、感染等并發癥,必要時給予抗生素治療。膽管引流后,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利尿劑減輕腹水,以及維生素K補充劑預防出血。藥物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根據具體情況選擇。
日常生活中,進行過肝穿刺或膽管引流的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保持傷口清潔,遵循醫囑調整飲食,減少油膩食物攝入,避免加重肝臟負擔。定期復查,監測肝功能變化。
兩種操作雖不同,但都是肝臟疾病診療中的重要手段。患者應充分了解各自的目的和注意事項,積極配合醫生,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