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我在醫院上班時遇到了一位45歲的男性患者,他來醫院就診說自己的皮膚出現了一個大包,他還說有時有劇烈的刺癢感以及疼痛感,經常對皮膚抓撓,導致皮膚現在出現了破潰,經過一系列的檢查診斷為癤腫。我告訴他在平時要注意飲食,不能吃發物。
你知道常見的發物有哪些嗎?接下來給大家進行簡單的介紹一下。
1、羊肉:發物是一種民間的說法,是指既富有營養,又含有刺激性的食物,羊肉就屬于一種常見的發物,皮膚有潰瘍的患者吃了這種食物會對皮膚造成刺激,容易誘發瘙癢的癥狀,不利于病情的恢復。
2、韭菜:韭菜也屬于發物的一種,韭菜比較辛辣,身體虛弱的人群吃了之后,會誘發舊病加重,還會引起新的疾病的發生。
3、大蝦:部分人群吃大蝦之后容易誘發過敏反應,會出現皮膚瘙癢、起丘疹、發熱休克等癥狀。
癤腫的注意事項:
1、多飲水:吃發物后可以適當的增加飲水量,可以少量多次的飲用一些白開水,每天的飲水量建議在8杯以上。也可以多喝一些橙汁、西瓜汁等新鮮的果汁。
2、加強皮膚護理:在平時也要加強皮膚部位的護理,可以使用碘伏或碘酒,對皮膚進行擦拭,一天2~3次,可以預防皮膚感染,對加快皮膚愈合有幫助。
以上梳理的內容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發物,身體虛弱的人群應減少此類食物的攝入。在平時需要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對加快身體恢復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