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病是中醫術語,主要指的是人體因外界環境的變化導致體內出現病變,如果疑似患有外感病,需要及時就醫,配合醫生治療。
外感病主要指的是人體感受到風、寒、暑、濕、燥、火這6種病邪,病邪通過人體的口、鼻、體表等部位侵入體內,使人產生不適感。若是患病通常會引起多種臨床癥狀,比如最初可能會出現鼻塞、流鼻涕、咽喉疼痛、咳痰等癥狀,隨著患病時間延長,可能會出現發冷、發熱、身體疼痛等多種不適感。
若是患有外感病,需要根據病情的性質進行辨證施治。如果是風寒發熱,則需要以溫經散寒、宣肺解表等為主要治療原則,比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小青龍顆粒、感冒清熱顆粒、荊防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同時還需要注意根據天氣情況增加衣物,避免受涼。
如果火邪入侵,引起了口舌生瘡、咽喉疼痛等癥狀,需要以清熱瀉火為主要治療原則。比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牛黃解毒片、黃連上清片、三黃片等藥物進行治療。用藥期間還可以多吃一些性質寒涼的食物,包括但不限于西瓜、梨子、苦瓜等。
為了降低患病的幾率,可以根據個人體質進行適量的運動,比如跳繩、跑步、練太極拳等,能夠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