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是一個部位,一般不會引起高血壓,但是如果頸椎出現頸椎病后一般會引起高血壓。
頸椎病是因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導致頸部軟組織和椎體動、靜力平衡失調,產生椎間盤突出(或膨出)、韌帶鈣化、骨質增生,從而刺激或壓迫頸部神經根、脊髓、血管而出現一系列癥狀和體征,好發于中老年或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頸椎病分為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交感神經頸椎病,以及其他型頸椎病,分型不同臨床表現也不同。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等,患者可根據具體病情遵醫囑通過針灸、按摩、自我鍛煉等方式進行治療。
頸椎病會引起高血壓是因為當頸椎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會壓迫交感神經,患者會出現面紅潮熱、心率加快、心慌、心悸等交感神經癥狀,進而可能引起血壓升高,造成高血壓。而且多數頸椎病患者會出現頸項部疼痛、活動受限,嚴重影響患者的休息和睡眠,可能會導致患者產生焦慮、眩暈等癥狀,進而也可能會造成血壓的升高,導致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