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出液是由于各種物理和化學因素刺激所產生的非炎性的積液,看上去清晰或稍微混濁,常為黃色或淡黃色,不易凝固。
肝硬化、腎病綜合征或高度營養不良時,因為血漿中蛋白的減少,引起血液的膠體滲透壓下降,可造成血管內的液體流入組織或腹腔內。
在慢性心力衰竭時,毛細血管內壓力升高也會有漏出液,又如腫瘤壓迫或患絲蟲病引起的淋巴管阻塞,因維生素缺乏、中毒、高熱缺氧和血中鹽類成分的變化,均可出現漏出液。
滲出液大多是由炎癥所致,為從血管內排出的液體,滲出液混濁,呈膿性或漿液性、乳糜性,常自行凝固。
滲出液多因腹膜炎,惡性腫瘤,寄生蟲感染,結核性的胸膜炎或化學刺激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