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痛拉不出來大便在臨床中是指腹痛排不出大便,腹痛排不出大便考慮是進食大量冷飯、消化不良、便秘、膽道蛔蟲病、腸梗阻等原因,應根據不同原因做針對性處理,身體出現異常癥狀應及時就醫。
1、進食大量冷飯:
如果進食大量冷飯,便會對胃腸道黏膜造成刺激,引起腸壁平滑肌陣發性強烈收縮,導致腸痙攣,從而出現腹痛排不出大便的癥狀。應加強飲食管理,如果食物變涼,可以用微波爐將食物加熱后再進食。
2、消化不良:
如果腹部受涼,或者吃了過多油膩的食物,比如炸魚、炸雞、肥腸等,便會引起消化道吸收和消化食物的功能下降,食物積滯對胃壁造成刺激,便會引起腹痛和排不出大便的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大山楂丸、健胃消食片、多潘立酮片等藥物進行治療,能夠使癥狀得到改善,可以用溫水送服藥物。
3、便秘:
如果缺乏運動或者膳食纖維攝入過少,便會引起大便干燥,排便時不容易使大便排出,而大便對腸道造成刺激,便會引起腹痛的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麻仁潤腸丸、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乳果糖口服溶液等藥物進行治療,如果便秘的癥狀得到改善,可遵醫囑減量給藥,甚至停藥。
4、膽道蛔蟲病:
膽道蛔蟲病是因為蛔蟲由腸道鉆入膽道引起的急性疾病,蛔蟲對膽道造成刺激便會引發劇烈的腹痛,并伴隨黃疸、高熱、惡心、嘔吐等癥狀,由于膽道蛔蟲病主要是造成膽道發生感染,不會引發腸道感染,所以不會有腹瀉的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消旋山莨菪堿片、阿苯達唑片等藥物進行治療,用藥后應觀察是否出現過敏反應,出現異常癥狀應及時就醫。
5、腸梗阻:
如果患者的腸壁肌功能紊亂或者腸管發生痙攣,便會導致腸內容物不能正常運行,引起腸梗阻,從而出現腹痛、排不出大便、腹脹、食欲減退等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胃腸減壓進行治療,能夠減輕腹內壓力,平時應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攝入膳食纖維,飯后禁劇烈運動。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進餐時細嚼慢咽,不可暴飲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