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患者出現發燒時,情況確實較為危險,需及時診治以確保患者安全。腦梗塞,即腦卒中,是由于腦部血管堵塞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疾病。當腦梗塞患者出現發燒時,可能意味著病情出現了新的變化,具體危險因素如下:
1、感染風險:腦梗塞后,患者可能因臥床、吞咽困難等原因容易引發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并發癥,發燒往往是這些感染的征兆。若不及時控制,感染可能加重,甚至引發敗血癥。
2、腦組織損傷:高溫可能加重腦組織的缺血、缺氧狀況,進一步損傷腦細胞,影響患者康復。
3、藥物代謝:發燒時,患者的藥物代謝可能發生變化,影響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藥物的療效,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華法林等,從而增加治療難度。
4、病情監測:發燒可能掩蓋腦梗塞患者的其他癥狀,給病情監測帶來困難,延誤治療時機。
5、心血管負擔:體溫升高會增加心率和心臟負擔,對于已經受損的心血管系統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因此,腦梗塞患者出現發燒時,醫務人員需高度警惕,及時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以降低風險,保障患者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