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燒達到39.7度屬于高熱狀態(tài),必須及時采取措施以降低體溫。退燒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兩種。
物理降溫方面,可以采取多種有效方式:一是用濕毛巾或冰袋冷敷額頭、頸部、腋窩及腹股溝等大血管流經(jīng)處,通過熱傳導幫助散熱;二是使用酒精擦拭身體表面,酒精蒸發(fā)時能帶走大量熱量,達到快速降溫的效果;三是溫水擦浴,通過水分蒸發(fā)帶走體熱。這些物理方法能夠迅速降低體表溫度,緩解高熱帶來的不適感。
若物理降溫效果不佳,或體溫持續(xù)上升,應及時就醫(yī),并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降溫。常用的退燒藥物包括布洛芬緩釋片、對乙酰氨基酚片等,這些藥物能夠通過調節(jié)體溫調節(jié)中樞,幫助身體散熱。需要注意的是,藥物降溫雖然迅速,但必須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藥物過量或不當使用帶來的風險。
在退燒過程中,患者還應注意補充水分,以防脫水,同時臥床休息以恢復體力。飲食上應避免辛辣、油膩食物,以免加重病情。此外,高燒可能是多種疾病的癥狀,如感冒、感染等,因此在退燒的同時,還需積極尋找病因,并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總之,面對高燒39.7度的情況,我們應綜合運用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的方法,同時注意補充水分和休息,遵醫(yī)囑用藥,積極就醫(yī),以確保患者盡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