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腔炎,作為婦科常見疾病,主要由細菌感染引起,其病因多樣,包括生活衛生習慣不佳、手術操作、鄰近器官炎癥蔓延等。了解這些病因,對于預防和治療盆腔炎至關重要。
1、衛生習慣不佳
不良的衛生習慣是導致盆腔炎的一個重要原因。經期衛生不良、使用不潔的月經墊、經期性交等,均可使病原體侵入而引起炎癥。此外,不注意性衛生保健、疏于進行陰道沖洗者,盆腔炎的發生率也會增加。
2、手術操作后感染
手術操作,如人工流產術、放環或取環手術、輸卵管通液術等,如果手術過程中消毒不嚴格或原有生殖系統慢性炎癥,都有可能引起術后感染。另外,如果患者在手術后不注意個人衛生,或術后不遵守醫囑,過早恢復性生活,同樣可以使細菌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
3、鄰近器官的炎癥蔓延
當女性患有闌尾炎、腹膜炎等鄰近器官炎癥時,由于它們與女性內生殖器官毗鄰,炎癥可以直接蔓延,引起盆腔炎癥。若患有慢性宮頸炎時,炎癥也可通過淋巴循環,引起盆腔結締組織炎。
盆腔炎的治療常涉及多種抗生素的聯合使用,如青霉素、頭孢菌素和甲硝唑等,以廣譜抗生素為主,旨在覆蓋可能的病原體,包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體、支原體、厭氧菌和需氧菌等。治療務必徹底,以免轉為慢性盆腔炎。同時,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是預防盆腔炎的重要措施。如有疑慮或出現癥狀,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