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溶血是指母嬰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這是新生兒期較為常見的疾病,對寶寶的健康可能產生較大影響。那么,怎么知道新生兒溶血了呢?
??通常如何判斷新生兒溶血?
??觀察癥狀:新生兒溶血的癥狀較為明顯,首先是黃疸,一般在出生后24小時內就會出現,且進展迅速,黃疸程度較重。其次是貧血,寶寶可能會表現出面色蒼白、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另外,還可能出現肝脾腫大,觸摸時可感覺到肝臟和脾臟比正常新生兒大。
??血型檢查:通過檢查母親和新生兒的血型,可以初步判斷是否存在血型不合的情況。比如常見的ABO溶血,若母親是O型血,父親是A型、B型或AB型血,寶寶就有可能發生ABO溶血;而Rh溶血常見于母親是Rh陰性血,寶寶是Rh陽性血的情況。
??血清學檢查:這是確診新生兒溶血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和抗體釋放試驗。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表明新生兒紅細胞已被抗體致敏;抗體釋放試驗能檢測出新生兒紅細胞上結合的血型抗體,進一步確定溶血的類型。
??日常關注新生兒溶血要點:
??留意黃疸變化:除了觀察黃疸出現時間和程度,還要關注黃疸消退情況。如果黃疸消退延遲,或者消退后又再次出現,都要警惕溶血的可能。
??關注體重增長:溶血寶寶可能因貧血等原因影響營養吸收,導致體重增長緩慢。定期給寶寶測量體重,繪制生長曲線,能及時發現體重異常。
??觀察尿液顏色:溶血寶寶的尿液可能會發黃加深,甚至呈濃茶色。留意寶寶尿液顏色,發現異常及時告知醫生。
??應對新生兒溶血的常見舉措見圖!總之新生兒溶血問題不容忽視,家長們還可以進一步了解溶血的預防和治療方法,以便更好地守護寶寶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