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血癥一種由多種細菌侵入血液循環并在其中生長繁殖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其病原體包括但不限于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肺炎鏈球菌等。這些病原菌通過皮膚黏膜的破損、傷口感染、膿腫等渠道進入血液,釋放毒素,導致全身性的中毒癥狀。
敗血癥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包括但不限于高熱、寒戰、皮疹、關節疼痛等,嚴重者可出現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癥狀。治療敗血癥的關鍵在于早期識別、及時使用有效的抗生素以及支持治療。
一、主要病原菌
1、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引起敗血癥常見的病原菌之一,常通過皮膚傷口或呼吸道感染進入血液。
2、大腸桿菌:通常存在于腸道中,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可通過腸道屏障進入血液引發感染。
3、肺炎鏈球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嚴重時可導致敗血癥。
二、治療藥物
1、青霉素類抗生素:如青霉素G,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鏈球菌等革蘭氏陽性菌有效。
2、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頭孢噻肟等,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對多種革蘭氏陽性和陰性菌均有效。
敗血癥是一種危及生命的嚴重感染,早期識別和治療至關重要。患者如出現疑似癥狀,應立即就醫,接受專業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