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月寶寶過敏性紫癜,需要積極進行治療,可以選擇生活飲食調控和藥物治療。
過敏性紫癜的致病因素包括感染(細菌,病毒、特別是柯薩奇B型病毒,寄生蟲等),食物(牛奶、雞蛋、魚蝦等),藥物(抗生素,磺胺類,解熱鎮痛劑,鎮靜止驚藥等),花粉,蟲咬,預防接種等,使具有敏感素質的機體發生變態反應,產生自身抗原,繼而產生相應抗體,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沉著于全身的小血管壁,引起血管炎為主的病理改變。因此本病屬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可急可緩,以急性發病居多。多數患兒發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有不規則低熱,乏力,頭痛等非特異性表現。
急性期應臥床休息。飲食宜用免蛋白、少渣半流,有消化道出血者如腹痛輕、大便潛血陽性可用流食,腹痛重,有肉眼血便者,應禁食。抬高紫癜和水腫部位。藥物治療,可分為非甾體抗炎藥,能有效緩解輕中度的腹痛和關節痛,但活動性消化道出血和腎小球腎炎的患者禁止使用。常用非甾體抗炎藥包括對乙酰氨基酚、萘普生、布洛芬等;糖皮質激素,具有較強的抗炎和調節免疫的功能,適用于嚴重關節腫痛、腹痛和腎病綜合征型紫癜腎炎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