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熱癥,是嬰幼兒在夏季常見的一種季節性疾病。其主要癥狀包括長期發熱、口渴多飲、多尿、少汗或汗閉等特征。這一病癥多見于3歲以內的嬰幼兒,且在高溫酷暑天氣下尤為常見。下面,我們將詳細解析暑熱癥的主要癥狀表現。
發熱是暑熱癥的典型癥狀之一。患兒體溫通常會在38~40℃之間波動,隨著外界氣溫的變化而升降。這種發熱可能會持續1~3個月,直到秋季氣候轉涼后自然消退。
患兒會表現出明顯的口渴感,飲水量顯著增加,甚至每日可達2000~3000ml。同時,尿量也會隨之增加,且小便清長,這是暑熱癥的另一顯著特征。
少汗或汗閉也是暑熱癥患兒的常見癥狀。即便在高熱狀態下,患兒也很少有大量出汗的情況,有時甚至完全無汗。
針對暑熱癥,中醫治療原則主要是清熱解暑,平衡體內陰陽。常用的中藥如黃芩、黃連、連翹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然而,具體藥物的使用需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和醫生的指導來確定,家長切勿自行用藥。
此外,預防暑熱癥同樣重要。在炎熱的夏季,家長應盡量避免帶嬰幼兒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及時給患兒補充水分,以防脫水。
暑熱癥雖為嬰幼兒夏季常見疾病,但只要家長細心觀察,及時采取措施,并遵醫囑科學用藥,患兒通常能夠順利度過暑期,恢復健康。如癥狀持續不退或加重,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