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39度臨床上一般指發熱39℃,發熱39℃一般比較嚴重,需要及時配合醫生治療,如果延誤了治療時間,可能會引起高熱驚厥,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容易造成影響。
發熱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癥狀,通常是由多種原因引起,比如感冒、支氣管炎、泌尿系統感染等,受到病原體感染后會侵襲機體,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紊亂,從而引起體溫升高。如果體溫高于39℃,需要及時服用退燒藥物治療,比如布洛芬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片、尼美舒利顆粒等,這類藥物能夠起到解熱鎮痛的作用,用藥后可以緩解發熱癥狀。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體溫持續升高,會對大腦神經造成損傷,可能引起抽搐、高熱驚厥,嚴重情況還會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發熱39℃通常比較嚴重。
在服用藥物期間還要適量的多喝水,能夠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可以防止脫水現象。另外,在服用藥物期間,還可以用溫毛巾擦拭身體進行物理降溫,在治療期間要保持室內通風,給患者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山藥粥等,對促進病情恢復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