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和陽虛的癥狀一般需分別論述,其中陰虛的癥狀有手足心熱、午后潮熱、盜汗等;陽虛的癥狀有畏寒怕冷、四肢不溫、精神不振等。
1、陰虛:
是指由于陰液不足,不能滋潤,不能制陽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證候,臨床中常見的類型有肺陰虛證、心陰虛證、腎陰虛證等,一般患者可出現上述癥狀,還可伴有口燥咽干、心煩失眠、頭暈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癥狀,此時建議及時就醫,可遵醫囑使用百合固金丸、天王補心丸、六味地黃丸等藥物進行治療。
2、陽虛:
指機體陽氣虛衰,機能減退或衰弱,代謝活動減退,機體反應性低下,陽熱不足的病理現象,陽氣有溫暖肢體、臟腑的作用,如果陽虛則機體功能減退,容易出現上述癥狀,還可伴有面色蒼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長等癥狀。在臨床中常見的類型有胃陽虛、脾陽虛、腎陽虛等,此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附子理中丸、小建中顆粒、金匱腎氣丸等藥物進行治療。
建議患者出現身體不適后,及時就醫,經由醫生辨證后,進行針對性治療,患者不可私自、盲目用藥,以免用藥不當,影響身體健康。同時用藥期間,要適量飲水,注意保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