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釋性低鈉血癥,又稱高容量性低鈉血癥,主要表現為體內水分過多、鈉鹽相對不足,導致血清鈉濃度降低?;颊叱3霈F頭痛、嘔吐、失語、疲勞、惡心等癥狀,嚴重時可發生抽搐、昏迷,甚至永久性神經系統損害。
一、核心癥狀
稀釋性低鈉血癥的癥狀多樣,輕度者可能僅有體重增加、水腫和疲勞感,重者則可能出現明顯的神經系統癥狀,如頭痛、惡心、嘔吐、失語、定向力障礙等。這些癥狀與體內液體潴留、血清鈉濃度迅速下降密切相關。
二、治療要點
1、限制液體攝入:首要措施是停止過量的水分攝入,以減輕心臟負擔及腦水腫。
2、補鈉治療:根據血清鈉濃度,采用相應補鈉措施。如血清鈉低于120mmol/L,應給予高滲鹽水。氯化鈉注射液是常用的補鈉藥物。
3、利尿脫水: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促進多余水分和鈉離子的排出,降低顱內壓。
4、其他藥物治療:托伐普坦作為血管加壓素受體拮抗劑,能有效升高血鈉水平;地美環素能抑制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適用于部分低鈉血癥患者。
5、監測與護理:嚴密監測血鈉、中心靜脈壓等指標,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并發癥。
稀釋性低鈉血癥是一種嚴重的電解質紊亂,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通過限制液體攝入、補鈉、利尿等綜合治療措施,可有效緩解癥狀,改善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