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藥物是一類治療各種抑郁狀態的藥物,其中,不傷肝臟的抗抑郁藥物有艾司西酞普蘭、帕羅西汀和氟伏沙明等。
1、艾司西酞普蘭:
艾司西酞普蘭屬于高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可抑制神經元對5-羥色胺的再攝取,增強中樞5-羥色胺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療抑郁癥,本品可緩解情緒低落、焦慮不安、多思多慮、強迫思維與行為等癥狀。
2、帕羅西汀:
帕羅西汀是一種苯基哌替啶衍生物,可選擇性的抑制5-HT轉運體,阻斷突出前膜對5-HT的再攝取,延長和增加5-HT的作用,從而發揮抗抑郁的作用,帕羅西汀對伴焦慮的抑郁癥及驚恐癥的患者比較適合,本藥撤藥需謹慎,停藥太快可發生不良反應,但無肝毒性作用。
3、氟伏沙明:
氟伏沙明是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的藥物之一,對常見的抑郁癥、焦慮癥等有不錯的療效。
抗抑郁藥物對肝臟的損傷往往在治療初期就會有所顯現,患者在治療初期就應該多次復查肝功能,一旦發現有肝損害情況發生,在排除其他可能造成肝損害的疾病或原因后應立即停用原來的抗抑郁藥物,并請肝病專科會診,加強保肝治療和肝功能監測,此外,日常生活中改善生活方式,戒煙戒酒,早睡早起,清淡飲食也是減輕肝臟負擔比較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