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輕型SLE的治療
一些患者病情雖有活動性,但是癥狀輕微,僅表現為疲倦、關節痛、肌肉痛、皮疹等,而無重要臟器損傷。
以關節肌肉痛為主,可用非甾體藥治療,要注意藥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應。以皮疹為主,可用抗瘧藥,如氫氯喹0.2--0.4g/d,對抗瘧藥不敏感的頑固性皮疹可用沙利度胺50--100mg/d;臉部應盡量避免使用強效激素類外用藥。如上述無效,可服用小劑量糖皮質激素(潑尼松<=10mg/d),有助于控制病情。
二、重型SLE的治療(重型:活動程度高,病情較嚴重,患者有發熱、乏力、多汗等全身癥狀,實驗室檢查有明顯異常)
1、糖皮質激素:是治療SLE的基礎用藥。
不甚嚴重病例,可先試用潑尼松每日0.5--1mg/kg,晨起頓服。病情穩定后兩周或療程8周內,開始以每1--2周減10%的速度緩慢減量,減至小于每日0.5mg/kg,減藥速度按病情適當調慢。病情允許時潑尼松維持治療的量應盡量維持在<10mg。大劑量治療未見效,應盡早加用細胞毒藥物。長期使用激素應注意密切觀察不良反應。急性重癥患者可用沖擊療法。
2、免疫抑制劑:活動程度較重的應同時給予大劑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劑。
環磷酰胺:是治療重癥SLE有效的藥物之一。0.5--1g.0g/m2體表面積,加入生理鹽水250ml中靜脈滴注,時間要超過1小時。通常每4周沖擊1次,危重者每2周沖擊1次。多數患者6--12個月后病情緩解,后需要繼續鞏固治療。由于患者存在個體差異性,需要有針對性用藥。
硫唑嘌呤:適用于中等度嚴重病例,臟器功能惡化緩慢者。每日口服1--2.5mg/d,常用劑量為50---100mg/d,注意不良反應。病情緩解后,應酌情減量甚或停藥。
環孢素A:是一種非細胞毒免疫抑制劑,主要用于器官移植的排異反應,對自身免疫性風濕病也有療效。每日5mg/kg,分2次口服,服用3個月,以后每周減1mg/kg,至每日3mg/kg,作維持治療。
霉酚酸酯:常用量1--2g/kg,分2次口服。
3、靜脈注射大劑量免疫球蛋白。
4、生物制劑。
5、血漿置換。
6、人造血干細胞移植。
三、急性爆發性危重SLE:通常需要大劑量甲潑尼龍沖擊治療。
四、緩解期、妊娠生育期的治療應遵醫囑,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