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心情低落時,你的胃腸道可能也在跟你一起下雨!一位15歲的孩子,進入初中后成績一度下降,以至于害怕到學校,只要一進學校門就肚子疼,嚴重時疼得在床上打滾、惡心嘔吐,但一放假,什么事都沒有了。這就是情緒不好累及胃腸的現象,在很多抑郁癥患者中也相當多見,如很多患者會出現惡心、腹部脹滿、便秘、腹瀉等胃腸功能不適的表現,胃腸常比作情緒變化的“晴雨表”。我們的腸道具有自己的神經系統,可以不依賴于中樞神經系統而對外界信號作出獨立的反應,其中腸道微生物可通過“腸-腦軸”來影響宿主的大腦、心理和行為,在心理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實驗發現,抑郁癥患者與健康群體的糞便菌群存在很大差異,前者的菌群多樣性和豐度有所下降,其中擬桿菌門和變形菌門含量增高,而厚壁菌門含量降低。
所以,那些遇到事業不太順心、工作沒有起色、失戀、婚姻沒有激情、晉升失敗或工作緊張、壓力太大的人群要謹防發生消化性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腸易激綜合征等疾病。
其中消化性潰瘍是會引起患者出現經常性的胃痛,影響進食,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的情況,加重心理負擔,會誘發潛在有抑郁傾向的人出現抑郁癥,導致消化性潰瘍合并抑郁癥的現象的出現,兩者之間會相互誘發和促進,導致惡性循環,其他胃腸疾病也會容易誘發抑郁癥,在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中,幾乎一半以上伴有抑郁或者焦慮癥狀;在炎癥性腸病患者中,一部分會出現抑郁,另一部分出現焦慮;在其他功能性腸病和胃腸病中,患者的抑郁風險也明顯升高。
出現以上情況則需要通過認知和行為干預技術來治療,從而改變患者不合理想法和觀念,改善消化性潰瘍合并抑郁癥的癥狀,治療時要有順應自然,接受和面對癥狀,以行動為準則,才能打破精神交互作用的惡性循環,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最后胃腸不適和抑郁癥狀都會得到一定的緩解,同時也需要服用保護胃黏膜的藥,例如枸櫞酸鉍鉀膠囊、吉法酯片等藥物,來緩解消化性潰瘍的不適感,改善抑郁的情況,也需要遵循合理的飲食習慣,要養成定時進食的習慣,在潰瘍活動期時,宜少食多餐,避免餐間零食和睡前進食不良飲食習慣,吃飯不要過飽,進餐時注意細嚼慢咽,要保持樂觀的情緒、規律的生活,避免過度緊張與勞累,進一步改善消化性潰瘍合并抑郁癥的癥狀。
希望抑郁癥患者、家屬對“晴雨表”有所了解后,能重新正視健康飲食對于我們心身的積極作用,選擇合適自己的方法,多管齊下,加快抑郁癥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