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積液可能是排卵期、細菌性陰道炎、子宮內膜炎、宮頸炎、宮頸癌等原因引起,建議就醫治療。
1、排卵期:
如果正處于排卵期,會導致體內雌激素增多,造成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導致宮腔內的分泌液逐漸增多,從而引起宮腔積液。是一種正常現象,無需特殊治療。
2、細菌性陰道炎:
通常是陰道內正常菌群失調引起的混合感染,會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多、魚腥味等癥狀,當宮頸部位受到炎癥侵襲時,會導致局部發炎,出現大量的宮腔積液。需要遵醫囑服用甲硝唑片、替硝唑片、頭孢克肟膠囊等藥物治療。
3、子宮內膜炎:
通常是子宮內膜受到病原體感染引起,比如需氧菌、厭氧菌、支原體等,會出現下腹部墜脹感、腹痛、發熱等癥狀,隨著病情發展,會導致內膜有滲出,長期在宮腔內積聚,形成積液。需要遵醫囑服用鹽酸克林霉素膠囊、四環素片、頭孢呋辛酯片等藥物治療。
4、宮頸炎:
是子宮頸陰道部及宮頸管黏膜的炎癥,癥狀表現為陰道分泌物異常增多、陰道異常出血等,當宮頸部位長期受到炎癥刺激時,出現炎性分泌物增多,從而誘發宮腔積液。可遵醫囑服用鹽酸米諾環素膠囊、阿奇霉素分散片、鹽酸左氧氟沙星片等藥物治療。
5、宮頸癌:
如果患有宮頸癌,會導致宮頸出現腫瘤,腫瘤壓迫宮頸時,會造成宮頸狹窄或者是堵塞,影響宮頸內部液體的流通,形成宮腔積液。需要在醫生的操作下進行宮頸錐切除術、全子宮切除術治療,術后需要遵醫囑進行化學治療,比如順鉑注射液、卡鉑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
治療期間需要做好個人清潔衛生,勤換洗內褲,對病情恢復有幫助。